將心棉花

人權

父母虐待兒童,鄰居報警。

事後,父母怒道:我愛怎麼教孩子關你什麼事?


民主

數學老師說:同學,你的數學不好,要好好用功。

同學反駁道:你自己歷史也很爛,憑什麼教訓我?


愛國

孩子在學校欺負其他同學,老師告訴了他的父母。

父母說:我孩子在家明明就很乖。


脫貧

孩子成績只有50分。回到家後,孩子跟父母說:

“滿分只有50分”。全家開了兩次派對。


抵制

農家的米質量不好,店家拒收。

農家因此到處抹黑店家。最後,兩家倒閉。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打天下的女性 -《Queen‘s Gambit》

----------文章有雷----------

    大概幾個月前,網絡掀起了一股《Queen‘s Gambit》熱潮。突然,大家都在社交媒體上為“神作”上香。而我,也是一如既往的喜歡等到退潮之後,才心平氣和的慢慢品嚐。

     大概過了快一年後的上個禮拜,我才終於把它找出來看完。看完了之後則覺得,有點言過其實了。不過,我還是可以理解為什麼人們會喜歡這部劇,也認同這是近期最好的佳作之一,而且紅髮女主那充滿魔力的雙眼確實是魅力無法擋。不過我也可以大致預料到:大部分人,尤其是根本不懂Chess規則的人,應該是看不懂這部劇的。

     我雖然不是Chess高手,但多年參與過象棋比賽,中學時也在州縣區拿過不少獎項,所以對於“棋藝”一面來說算是有自己一番見解的。

     先說Chess本身。任何有玩過Chess、象棋或將棋的人都一定知道它們的規則和系統都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兩種棋的原型都來自印度的Chaturanga(跟Chess有七八分相似)。而每種象棋的演化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比如說中國象棋有可以隔山打牛的炮、跟敵我分明的楚河漢界;將棋則可以看出日本人從很久很久以前就喜歡玩各種“變身”梗;而Chess則獨有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且還是個最不可能出現在一般戰場裡的Queen。

     所以就跟Chess裡突兀的Queen一樣,這個故事也出現了一個鮮少出現在棋弈戰場的“女性棋手”。

     要知道女性下棋是非常罕有的,但在歷史上確實有個最強女棋手Judit。我自己認為15歲就拿下Grandmaster,並名列世界前十強(不論男女)的Judit反而更值得被拿來拍成電影,因為她跟她的兩個姐妹都不是那種人們普遍認為的天才。她們的成就首先來自於她們父母精心設計的一項教育實驗。Chess只不過是她們學習的一門學科而已。後來她們父母還出了一本書叫做《Geniuses are made, not born》,成為許多教育研究人員的寶典。在這一點上絕對可以用來媲美《Dangal》。

     而《Queen‘s Gambit》則把女主刻劃成一個有許多性格缺陷、經常要嗑藥才能好好下棋的天才棋手。前半期就似乎把她的一切努力給抹殺掉。後半期還要讓其他人去硬鼓勵她一把,好似沒有其他人的話她就會變成一個廢物一般。從人物塑造上來說,我並沒辦法好好的喜歡劇本所要刻畫的女主。很多時候只能用“因為她是天才所以她才會這樣”來做自我辯解。尤其當她一直都沒有把10塊錢還給Mr.Shaibel這一點上,我覺得是扣分的,但我覺得那是劇本的安排。比如像她後媽要求10%的回報時,她也很大方的說會給15%。所以對她來說她不會虧待對她好的人。而且她的言行都一直掛記著Mr.Shaibel,也很在意記者沒有把Mr.Shaibel寫在報導裡。

     另外一個圍繞著整部劇的主題則是“Queen’s Gambit”這樣的一個戰術。故事在第一集時就讓一個讓人記不得名字的工具人說出:“哦我好喜歡Queen‘s Gambit這個戰術哦”,來提醒觀眾這個標題其實是一種戰術。中文翻譯則叫“後翼棄兵”,字面上來看的話就能夠理解成是“放棄兵來讓皇后可能自由活動的一種戰術”,這也跟故事的中後期情節不謀而合。

     故事中後期時,女主的生母就一直出現在她的回憶裡,說那些男人(King)即使沒有才能,但卻總是會跑來自以為是的教導女人(Queen)。往往出去外面衝鋒陷陣的是女人(Queen),而到處受保護的都是男人(King)。Beth的兩個家庭,還有她遇到的大部分男人都是這樣的類型。所以不了解Queen’s Gambit戰術的話,可能就會覺得整部劇的核心就是讓女主(Queen)去犧牲掉那些曾敗在她手下的男人們(變成Pawn了),然後跑到去國外大放異彩。雖然說從戰術的角度上來說,大家普遍都認為這不算是一種棄子手段,因為白方隨時都可以把另一個Pawn要回來。可是實際上,犧牲了的Pawn就等於死亡,即便之後Beth贏得了更大的榮耀讓大家喜出望外,但事實上,在劇本上,他們就是棄子。

     所以我覺得整體上來說,故事的娛樂性很強,女主怪癖但充滿魅力的性格有看點,小女主和大女主都很適合這個角色,所以許多年度影視劇的獎項確實實至名歸。但對我來說劇情相對單純而且有許多劇情點讓我無法達到共鳴。比如說她生母的各種行為最後卻只有一句“It's complicated”的解釋,剛剛說的10塊錢,還有許多怪異的戀愛轉折等,所以還沒辦法成為神作。

     不過,另一個我覺得蠻有意思的地方就是Jolin對於種族歧視的抱怨。她以前在孤兒院就曾說是否因為自己膚色黑所以沒有被人選上。這一點倒是跟西洋棋的“白方總是先走,並且總是佔優勢”的現象不謀而合。雖然我覺得這應該不是刻意安排,純粹只是巧合而已。

     另一點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就在於劇裡經常提及的Sicilian Defence了。先走優勢在哪種棋藝都是相同的,所以我覺得防守做得好的棋手其實都是更高超的棋手。而Sicilian Defence則是黑方防守戰術裡一種更積極的方式,如果換成一個“黑人女棋手”在那種有種族矛盾的時代利用積極主動的“Sicilian Defence”戰術大放異彩的話,說不定更有另一個深層含義。畢竟整部劇下來其實也還是有不少“女性棋手”的,但印象中沒看到幾個“黑人棋手”。

     不過那也只是我的另一廂情願而已。說不定換了個角色後,這部戲根本就沒人看了。

 

輕談恐怖

     今天想要聊一點恐怖的話題。

     以前每到週末jio大夥去看恐怖電影時,都會很理所當然的被反駁一句:「幹嘛沒事花錢嚇自己?」老實說以前的我絕對不能認同更多。

     我自身絕對不是什麼恐怖電影迷,能說上名字的也沒有多少個,所以花錢嚇自己這件事我也還是免了吧。不過有時候我也不得不承認,對於被現實生活擠壓得透不過氣的人來說,這些超乎尋常、噁心難堪的口味確實能夠幫助人脫離真實,瞬間忘我。

     一個恐怖電影要讓人信服,並不能單純依賴光影聲效就能完事。如真要留下深刻的恐怖感,就不得不靠高明鋪排和精心設計。在這一點上,說不定恐怖電影跟喜劇也有一定的之處。

     喜劇要讓一般群眾發笑,可能就會安排一些跌倒啊、無傷暴力啊等等。這些只能算是低等的搞笑橋段,所以看慣了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笑不出,因為真的很難笑(關於《幽默》我之前的文章也已經提過了,各位可以自行參考。);一般的恐怖電影亦是如此,應用一些效果就會嚇得許多小朋友一愣一愣的。但要嚇到看膩了的人,這樣的效果已經毫無新意了。

     戲的看點往往就在於:“情理之內、意料之外”。一個喜劇會讓人覺得好笑就是你估他不到,但道理卻還是說得通;一個恐怖片會讓人覺得可怕也是如此。舉《午夜凶鈴》為例子,一般觀眾先是估不到女鬼會從電視裡爬出來,再者女鬼從電視機裡爬出來又跟當時的時代背景相契合(箱型CRT電視的雪花、錄影帶、電器普及化、一傳十十傳百的橋段等)。雖然整部電影沒有多少嚇人的畫面,但卻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想像力。讓我們有多少個無數的夜晚坐在空蕩蕩的電視螢幕前也會感覺頭皮發麻。

     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泰國的連體嬰故事,當時我都已經快20了,可是卻還是久違的感受到了背脊發涼。這個故事最大的成功就是利用非常巧妙的利用反射來混淆觀眾的判斷,在高潮揭開迷底的那一剎那是真的會讓人覺得震撼不已。

     我記憶中另一個恐怖到骨子裡的故事也是個曾經流傳網絡的flash文字故事。那是個死去的女友回來報復的故事,最後的反轉讓人真切得像是同時一起鑽進了床底一樣,驚嚇且無助。當時候的flash還故意設定了聲音跟小機關讓你不能立刻關閉,使其恐怖感更加深刻。我覺得這個故事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小時候大家都有躲進床底以為不會被人發現的經驗,恰恰是這樣的經驗加重了故事的反轉。


     所以說,真正的一直讓人揮之不去的恐怖,應該就是我們的“想像力”了。有機會再深入聊聊“恐怖”吧。






《我的志願》

     以前,我們填寫志願時,都是寫警察或者老師之類的,但新時代小學生的第一志願,居然是想要成為一名「Youtuber」。


     當然其中有許多數據誤導的成分。於是我也對比了其他日本的數據,比如這個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雖然並不是每個都表明說「Youtuber」總是位居榜首,但無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小孩已經漸漸的把「Youtuber」當成了一個重要的職業參考。

     可是「Youtuber」真的算得上是一門專業嗎?它不像醫生或律師那樣需要執牌經營。也不怎麼需要拜師學藝,就算是用最爛的器材拍出最劣質的影片也有機會可以紅透半片天。但這並不表示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好;而且就算做得好,也不表示一定會受歡迎;就算受歡迎,也不表示一定會持久。

     這麼一個又艱難又高風險又低成功率的職業,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小孩子會把它當成第一志願呢?

     或許你會說童言無忌。但有時候正是「童言」才能看出社會的本來面貌。就拿50年前的小學生志願來做比較的話,會發現除了運動員的選項沒變以外,以前小朋友的前三甲志向就有類似公司職員一類的「Salaryman」。(來到現代的話,或許快成為人們最討厭的前三甲了吧?)

(來源:https://middle-edge.jp/articles/AKqKb)

     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就常聽長輩們說要好好讀書,以後可以在辦公室裡面工作,不需要到外頭日曬雨淋。雖說「Salaryman」本身就是一種很籠統的職業選項,但它滿足了那個年代的需求:安穩、輕鬆、相對社會地位高(相對容易貸款),所以那個時代的日本人也願意替公司打一輩子工。

     那麼回到在現代的「Youtuber」,我就可以隱約看到現代小孩子他們周遭的生活了。或許,他們身邊也有某些長輩(說不定還是醫生或律師)就經常抱怨道:「你看,這些Youtuber拍幾個影片打幾個廣告就可以賺那麼多錢了,所以別像我這樣讀那麼多書工作那麼辛苦啊」。

     相比起每天待在辦公室裡,現代的打工族似乎更想自由自主的工作,還可以到處遊山玩水。所以慢慢的,這些思維就潛移默化到了孩子的腦裡,讓他們對Youtuber這個職業萌生了興趣。

     日本2018年的俳句100選裡就有這麼一句:『孫に聞く 将来の夢 ユーチューバー』(問孫子,將來的夢想是什麼?Youtuber。)

     雖然「Youtuber」這個職業滿足了現代人的新需求:“自由、自主”。但說到底,我還是覺得這個選項不好。因為它太籠統了。籠統得讓我覺得這個目標根本不像是一個目標。

     就我個人的喜好而言的話,我根本不愛看「Youtuber」的影片。

     我愛看的是「專業的工程師」、「專業的老師」、「專業的廚師」、「專業的遊戲玩家」、「專業的評論家」、「專業的媒體人」、「專業的搞笑藝人」、「專業的說書人」所作的影片。我相信,人們會喜歡看Youtube也是因為有這麼一群人在創造著專業的內容。少了這些東西,Youtube也不過是個空殼而已。

     所以,還是不要立志當Youtuber吧。要當,就立志當個可以擺得上Youtube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