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牛》


     今天這篇文會是一個稍微主觀的吐槽文。所以不喜勿閱。 

     上週日我老友阿琪突然傳來了一則新聞,標題大大的寫著:《放棄日本2萬高薪·大馬男思鄉毅然回國》。我一開始不以為然,覺得挺好的。反正要不要繼續在日本打拼或者回不回國,本屬個人自由。既然要為了家園而放棄高薪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有圖為證)

     但後來我屈指一算。。。誒,唔啱哦😯,入門級翻譯真係有2萬馬幣咁高咩?咪住先。。。

     我為了撥開事情的真相,也為了防止阿琪以為我在日本好像開了油田那樣(😓)於是我打開了這位毅然回國兄的面子書一窺究竟。




     根據這位仁兄的解釋,他舉出了一個馬來西亞“Sales Enginner”的工作,和另一個他認為只是簡簡單單翻譯的“入門級翻譯工作”來做比較。

     他說:翻譯的工作範圍是會英語會編輯就好,而Sales Engineer的工作就一籮籮。可是我覺得他似乎沒念好左邊的日語。首先左邊提到“英語力”的區域是:活かせるスキル,意思就是指:這個工作能夠活用的相關技能,並非指工作範圍)。

     另外,“入門級”是新聞自己加的。根據左邊的圖,工作要求求職者要有Writing的經驗。好吧,可能新聞作者誤解了這個仁兄的意思,真以為這是個輕鬆得堪稱“入門級”的工作。

     然後,我點開了他説的所謂“入門級翻譯工作”,結果看了更來氣!



這根本不是什麼入門級翻譯工作!


     首先給不懂日語的人做點翻譯。第一點,這個工作的職種叫做:プログラマー(Programmer),職業叫做UX Writer。這裡也很清楚的寫明了“請考慮SEO對策來做Writing!”

     這個工作不但要求求職者要以提升用戶體驗的宗旨去寫作,還得思考怎麼寫才能提升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也就是如何更容易的在Google的搜索結果裡排在上頭!你以為這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嗎?這一點都不!簡!單!

     另外,你可能還必須思考怎麼讓不同區域的用戶去更好的體驗宣傳單上的文字,得考慮市場、Digital Marketing、當地文化(美式英語、英式英語、加拿大英語、澳洲英語等等)、搜索引擎的操作邏輯,所以也得跟不同的部門打交道,更別說日英要達到專業的水準!在日本的話,他們一般只會雇用英語母語等級的人才,所以亞洲的求職者一般沒見到面試官就直接OUT了。

     簡單的說,這根!本!不是什麼入門級的翻譯!也不是什麼簡簡單單會日英就完事的工作。(你自己去看看UX Writing到底是在幹嘛吧。)

     所以一小時3000Yen,(大約一個月50萬Yen)我覺得非常合理。然後就去到我要說的第二點。

這生活費。。。Kamu Lembu

    他說:2萬馬幣薪資扣除所有費用可以存1萬5千到1萬7千Yen。

     依我自己的經驗,大約有20-25%的錢會需要繳納給政府、或交住民税、社保之類的。薪水越高當然就扣越多。我就當他很會避税,所以算20%好了。於是,50萬Yen - 20% = 40萬Yen。

     他說,住宿的話可以控制在1千到3千左右。我就當他住凶宅只付1千好了(2萬5千Yen)。生活費的話,水電網就算他冬天不開暖氣夏天不開空調8千Yen好了。伙食一個月算他都自己買食材自己煮個2萬Yen好了。然後不去旅行不去餐館沒特別開銷。就算這般極限的省吃儉用,每個月最多也只能存1萬4千馬幣而已。我是不知道這1萬7千的概念是哪裡來的。

     活得比較像個平凡人的話,2萬馬幣每個月能存一半就算不錯了(不要忘記因為你收入高了,你家人也會跟你要更多的生活費...)。而一萬薪水的經理職(不含花紅),在馬來西亞其實一點也不少見。如果你在馬來西亞累積了11年經驗要當個小經理,7、8千薪水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但對比起馬來西亞時,他就突然把生活費調高檔次來嶄現出兩者的差距(很~會~)。偏偏要選一些租金西北貴交通西北遠的,每個月突然要開銷RM1500。結果那些每個月拿著最低薪資RM1200的人不只是白做,還“黑做”了。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職位有2萬又如何?

2萬馬幣so what?


     這個工作很明顯的寫了是份契約工作,所以公司可以單方面解約。等同於用“高工資”來換取“不穩定性”。而且薪資也寫明了只有3000Yen,也就是說未來的起薪什麼的都是未知數。在日本不起年薪的黑企業多了個去(我有個朋友一年年薪就只僅僅起了500Yen!)。

     既然是契約員工,當然也不會有特別待遇、可能沒有有薪休假,沒有升遷機會。所以很多日本人其實很抗拒當契約員工的。因為一旦經濟不好的時候就會被開刀了。而且當你要簽信用卡、買房子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因為是契約員工而被拒了。如果要長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話,契約員工不是一個好選擇。

     所以,你在馬來西亞當一個經理和在日本當一個契約員工絕對會是個差天別地的待遇。

     還有另一個重點,這個工作地點在品川。我有次就在品川的微軟上了一個禮拜的班。每每通勤都是地獄。相信我,你不會喜歡在那個地方工作。點開來看。你懂的。




     

要比較蘋果的話,請拿出另一顆蘋果!

     另一個讓我為這個歸鄉的年輕人感到擔憂的是,他確定他有讀懂裡邊的日語嗎?他確定他有做出妥當的比較嗎?一個成年人該有的統計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去哪裏了?

    如果有一天我在日本吃了一顆很好吃的“蘋果”,回到馬來西亞時當然得再拿另一顆“蘋果”來做比較啊。雖然生產的地點不同(操縱性變數),但由於同樣是蘋果(固定性變數),所以我們就可以分析兩邊的品種、甜度、大小、天然氣候、培養方式(變化性變數)來去探討並總結到底是什麼導致日本的“蘋果”更好吃。

     今天他拿了一個靠業務才有辦法增漲薪資的Sales Engineer來和另一個絕大部分日本人無法勝任的UX Writer(IT技術和英語能力)來做比較。雖然都是水果(工作),但拿一顆橙跟一顆蘋果比較的話,誰知道你是想表示這個橙皮比較容易剝開還是那個蘋果比較鮮紅?

    如果只拿Sales Engineer這個職種來看的話,日本的Sales Engineer平均年收入大概是499萬Yen(RM197,000)

馬來西亞的Sales Engineer平均月收入是RM6550(年收入:RM78,600),



大概是日本收入的三分之一。以先進國跟發展中國家比較的話,我認為三倍的差距是蠻合理的。旁邊新國的年收入大概也是我們的三倍,所以沒有毛病。最重要是,馬來西亞的薪資什麼時候不被Undervalued了?不然每天越橋工作的人是因為早上5點起來塞車很爽?

     我一度想找他理論理論。但發現其實很多人就曾道出過這樣的比較並不恰當。但他卻似乎不這麼認為。所以我覺得找他理性討論的事還是。。。算了。寫給阿琪看就好。


     撇開他奇怪的分析不談。我並不討厭他,也覺得他選擇在自己面子書上說出自己的看法沒錯。我就當他很久沒回國不了解市道,再加上可能不懂妥當分析,所以自己不小心Terkejut了一下。這些也是他的主觀結論。我原本也沒有要評擊的意思。

     只是,有一點我非常疑惑。為什麼這些涵蓋個人主觀認知、潛在偏見和非專業分析的貼文最後卻在沒有被認證的基礎上成為了新聞?!🤔

這真的是專業人士寫的新聞嗎?

     他拋出了馬來西亞的薪資被低估的疑問。然後這個疑問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了大家爭相討論的話題。最後還被報成了新聞。然後這個新聞。。。還錯誤重重!

錯誤一:他沒說自己有2萬高薪

即使為了吸眼球,用“對比”來嶄現出他英勇放棄高薪的歸國高尚情懷。但他由始至終都只是隨手拿了一個日本的求職資料來做比較而已。倫家又沒有說他的薪水有2萬,這又何來“放棄日本2萬高薪”呢?

錯誤二:日本的2萬馬幣收入並不是什麼“高薪”

收入2萬馬幣不怎麼樣。存得了2萬馬幣才算高薪。不要害別人以為每個在日本打工的隨隨便便就賺很多醬。很壓力的咯。😂

錯誤三:他沒說他在日本工作11年。

工作11年和生活11年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他的個人資料也寫了他在長岡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和富山大學唸書。所以正式工作肯定少過11年。


     後來,翻看了下方的評論,發現大家都真的認為這貨是個放棄了2萬“高薪”的毅然回鄉愛國青年--馬鹿(不是我說的,是下面的人說的)


但在這裡,我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評論:


     想了想,確實也不是完全沒可能。我查了查他工作過的“有信鋼業”,是一個在愛知縣(算是二三線城市)和汽車工業相關的公司。看了看一些評論:有些已經離職的正社員說公司企業封建、不能比上司遲下班、會被上司大聲責罵、很難請有薪休假、很難要求遲到早退(自願扣薪水那種)、沒加班費、還被強制要求早到公司一小時義務打掃。雖然這可能只是該公司少數人的感受,但事實上在日本這樣的企業一點也不稀有。

     而且,以汽車行業來說,我想在疫情的衝擊下必然也不會好過。就銷售量來說,今年的銷售量就比往年平均跌了10-30%。如果他是契約員工的話,很可能就會被開刀了。

     不過不管是怎麼樣的原因也好,那都是他的決定,也無需再去追究了。就算被開刀了以日本現在貧乏的人力市場來說,他大可以選擇另謀高見。況且回國也會是另一個好的選擇。

     只是,我想要表達的只是:在日本工作沒一般人想像中那麼輕鬆。我只是不希望因為這些誤導性的資訊+誤導性的新聞讓大家都以為:只要學點日語輕輕鬆鬆就能夠月入2萬馬幣,然後月存1萬7千。

     出國工作,風光的背後總會夾帶著辛酸。所以,你也不要太天真了。




《打破命運》

     繁忙的工作週、連結不斷的系統錯漏、日以繼夜的數據修復,打破了我好不容易想要建立起來的生活規律。心裡埋怨著、懊惱著,被壓迫的心靈不斷纏繞著疲憊的身軀,難以入眠。人經常就會在這種時候又再次開始去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到底人這麼辛苦工作是為了什麼?

     孤單的六疊房間裡,沒能找人傾訴的自己只好在網絡上列遊四海。偶爾會看見一些新產品的購買建議或使用感受,或一些電玩遊戲的最新動態,又或者是一些運動娛樂和視聽享受。然後,毫無緣由的,就輾轉到了《三和人才市場》、《富士康裡的90後》、《血汗工廠》、《中式教育》、《出路》、《高三》和《日本窮忙族》等紀錄片裡去了。

     那裏,可以看到強大經濟背後的人生百態。各種離鄉背井、省吃儉用、刻苦耐勞,日復夜夜復日的重複著機械式的體力活。但就如《日本窮忙族》和《血汗工廠》裡描述的一樣,他們一生辛勤,但與富人的差距始終還只會是越來越遠。

     有一些人會像《三和人才市場》裡的日薪族一樣,過著今宵有酒今宵醉的生活。他們沒有存款,不敢妄想未來。有些甚至連自己的公民身分也賣了出去,從此只能被關在這座小城市裡,直到老去。

     而許多中式家庭,則常把希望都寄予到了下一代。當看到《中式教育》、《出路》和《高三》時,你就可以感受到下一代人肩上的無形壓力。許多住在農村裡條件不好的還會想盡辦法借錢讓他們上大學,只為了以後有更好的出路。但在那種資源貧乏的環境底下,大部分孩子可能也只會繼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就是這麼一塊料子,永遠沒法縫出什麼好衣裳。最後漂流成《富士康裡的90後》時,被問及一句“有考慮過未來嗎?”時,心裡五味雜陳,不經意的露出了半秒的難言之隱之後,輕笑的答道:“沒有。”

     每次拉下Youtube主頁刷新時,就好像正在拉動一個博彩輪盤。如果你運氣不好的話,或許一拉就會你的美好午後給拉走;但如果你運氣稍微好一點,隨便一個影片可能就能夠顛覆你的三觀、改變你的人生。而今天中午,我就在《含淚活著》-「泣きながら生きて」裡遇到了另一個讓我可以尊敬一輩子的人物--老丁。

     一般上我都會在YouTube上面攝取紀錄片的精華,看過就好。但唯獨這個,必須得看原片。因為整篇 都 是 精 華 。



     《含淚活著》裡的老丁(ていさん)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被下放到寸草不生的安徽,錯過了高中,也沒有任何特別的技能。好幾年後回到上海時也已步入中年,且幾乎身無分文。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花了五毛錢買了一份北海道日語學校的入學資料。

     對當時的他來說,這絕對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決定。那是一個要嘛永遠留在底層翻滾,要嘛就嘗試打破命運的決定。於是他跟親戚朋友們借了42萬日圓(相等於他和妻子15年合計的工資),到北海道的語言學校展開了新生涯。

     負債累累的他因為沒法在這鳥不生蛋的北海道小鎮打工還債,最後只好選擇逃到東京當起黑工。他雖然也把自己完成不了的大學夢寄託到了女兒身上,但他身體力行,用他無私的愛和默默的付出去給予女兒最好的未來。兩夫妻雖然分隔兩地十五年,但卻心繫一致的,為這個家族的未來努力。最重要的是,他在電台點歌給女兒並給予鼓勵時,也只提及讓她用這首《牽手》來勉勵自己學習,並讓女兒去向著她自己的目標前進。

     其他影片的細節我也不一一贅述了。還是留給看官們自己慢慢品味吧。

     這段故事不禁也讓我想起了三年前為了打破命運而自費來到日本的自己。除了學費以外,還規定需要證明有能夠生活一年的存款(大約150萬日圓,如果在馬來西亞大學畢業之後工作的話,省吃儉用之後也得耗3-5年才能存到)。今午在這六疊小屋裡,一個人看著老丁勤奮工作的身影,讓我不禁深有感觸。
     
     如果你不曾看過這紀錄片,那我得先警告你多喝點水。因為我就在一個兩小時不到的紀錄片裡面,前前後後在雙眼上狂開了水龍頭十次。而且中午開了後,晚上重看時再開。尤其當蘇芮的這首《牽手》被緩緩奏起時,我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全身不住的在顫抖飆淚。

     老丁他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的為人了。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他說話溫文儒雅,思想成熟待人體貼,懂得為他人著想。即使來自不同背景,但他依然受同事愛戴。他可以把他所有賺來的錢都寄給遠方的妻兒,對她們始終如一。即使人在日本十數年,他就只會想著繼續打拼,好讓女兒可以有更好的未來。最後他女兒也不負眾望的完成了留學夢想。他妻子就更甭說了,可以的話我以後也一定要找這種小眼睛甜笑容的賢良妻子(笑)。這種即使在最苦的日子裡也會帶著微笑,就算寂寞難熬也只是輕輕說了句:“習慣了”。可以這樣不離不棄的跟著丈夫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的好女子。只能說老丁眼光真好。👍

     最後,他和他的妻子還有女兒一起共同努力,一同打破了底層家族的命運。這一段美麗的故事,會伴隨著我一輩子。看著老丁這麼努力向著家族的未來一步步前進的同時,也沒有半刻抱怨起自己的命運和出身。跟其他紀錄片裡的人相較起來更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丁的精神絕對值得敬佩。最後的最後,他甚至還回到那沒念完的日語學校,心存感激的道了別。他們一家人,即使生在了最壞的年代,吃盡了大半輩子的苦頭,但依然沒有放棄人生。嗯。我們也得繼續努力才行,因為我的人生,也還沒結束;我的故事,也還沒寫完。



其他影片補充:






其他連結:


















《睡覺》

      《孤獨的美食家》裡有這麼一句經典台詞說:“人生最重要的,莫過於就是吃飽和睡好”。不過“吃飽”這件事相對來說還算是易如反掌,而“睡好”這件事對大多數現代人來說可謂就是難如登天了。

     一般人大概會歸咎於以下幾點現代人睡不好的原因吧。比如說:燈光的錯、天氣的錯、隔壁的錯、平板電腦的錯、工作壓力的錯、夜生活的錯、缺乏運動的錯、褪黑色素不足的錯等等。有時候突然下定決心想要早睡早起了,但一旦時間到了卻只能不斷的在被窩裡翻來覆去;一旦決定了要給週末安排晨跑,但卻在關掉第一鬧鈴後一覺到午後。有一刻我甚至還懷疑人生下來究竟是不是為了對抗不願意好好睡覺的自己?說到底,人為什麼就不肯好好睡覺呢?

     我有一度也以為睡覺只是現代人的課題。但當我發現古人留下像《黄帝内经》、《益齡單》、《睡诀》、《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等等等的書籍時,就理解到他們從數千年前就開始講究睡眠了(暫時沒空找其他古文化對於睡眠的研究)。對古人來說,睡覺不是休息,而是養生。這跟近代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論是一致的。

(部分來源:
http://m.xinhuanet.com/gz/2018-11/17/c_1123727858.htm
http://www.scu.edu.tw/artsoc/109celebrations/13-1-3.pdf

(我喜歡蘇東坡的回籠覺 🤣)

     現代科學對於“睡眠”的研究始終還是屈指可數,而且普世重視不高。我想這導致Ted演講者為何需要在演講一開始就舉例睪丸大小、不育還有癌症等來恐嚇人們,以便獲得觀眾更高的警覺吧。(雖然我覺得這或許會適得其反,並讓沒辦法睡好覺的人變得更焦慮,最後導致惡性循環。或甚至更迫切和願意去購買能夠助眠的商品。)

     經過了我數小時的翻查,發現大部分關於睡眠的演講都充斥著約70%-90%關於睡眠的重要性和睡不好的危害。剩下的只有非常非常簡單的幾句提及“如何讓你更容易入睡”。無非就是:生活的規律、飲食的控制和室溫的調整。





     看完之後我很想大聲的喊一句:“Walao,我當然知道睡覺很重要啊!我就想學學要怎麼睡得更好啊...”。這就跟大家都知道抽煙不好,但大家都還嘛不是在抽一樣。另外我覺得更要不得的就是這個關於利用人類的深層睡眠時段來做類似“操縱”的工程,以便提升人類對某種記憶的控制。

     我並不反對利用科技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但這些本來應該是人類自己就能具備的能力,是一種可鍛鍊的能力。只要能夠回歸原始睡好覺就好了...幹嘛要這麼大費周章? 站在研究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大腦。但站在工業應用的角度來看我就覺得有點Over-engineering了。說不定以後廣告商會利用這種方式在你深度睡眠時偷偷置入廣告在你的腦海裡,或共產政府會利用這種方式來讓你更加深對黨的愛戴...

     昨晚三點睡不著時我翻開App Store想找些能夠助眠的應用,結果發現每年還得付上30-100美金的會員費之後,我就默默地把它們卸載了。睡覺明明就該是如此簡單(免費)的一件事,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昂貴)呢?說到底人類本身就是一直在規律和無序之間不斷想要尋求平衡。我們想要規律的生活,但又想要尋找新鮮和刺激(或者想要穩定婚姻的人又同時想要搞外遇)。除非你能拋開世俗入道修身,否則生活的規律很難不被世間的無序所打亂。不過說到底,這一天我也僅僅只是把收集到的資訊重整一番而已。接下來,我應該嘗試尋找自己的方式,去讓自己每一天都可以睡得更好看看(應該說,花了老半天,結果還是得靠自己了)。

     11點。睡覺。


拜見金大師

     每一兩間課室裡,常常都會坐著個平時不愛說話、上課不專心,只知道在作業簿上埋頭畫畫的小孩。在那毫無憂慮的年代,比起在野外奔跑,他們更常會帶著惡作劇的心情,在掛牆照片上的人像添加鬍鬚、在課本上把無聊的歷史老師畫得更有趣、或是偷偷把後座那綁著馬尾的女孩珍藏在自己的手繪本裡。

     我想,大概每30個小孩裡面都會有一個這樣的童年吧。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也是其中一員,那或許在讀過這篇文章之後,你也會跟我有相同的撼動。或許,你曾經也為了生存而選擇了更多人走的安全路;或許,偶爾拿起畫筆時,也會緬懷過去:那彷彿只要有一紙筆,就能擁有全世界的時光。

     這幾年,離開了中六之後,我曾經有一刻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會開始有這種想法時,是約12年前我第一次聆聽張雨生的歌詞裡那句“我期待,有一天我會回來”時。我才發現某一個“我”早已不在了,但一直說不上是哪個我,終覺得自己身上不知少了點什麼,讓我不再是以前的我。

     直到這週,就在這週。我無意間在YouTube裡拜見了一位繪畫大師金正基(KIM Jung Gi)。頓時間,我彷彿在垃圾堆中碰巧找到了這12年來缺失的螺絲。鎖緊螺絲之後的我突然變成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或者說,最純粹最原先的自己。

     一開始我僅僅是單純的被他的技藝所吸引。但在點開了另一個他的訪談影片後,我彷彿看見自己的腦袋頓時間被打開了個大洞。他說,旁人看他作畫時或許看起來很輕鬆。但其實他的腦袋正在背後瘋狂的運作。每當他要開始作畫時,他會在他的腦海裡生成一個小型的自己。然後,會在想要作畫的場景裡四處遊走,去摸索不同的角度、視點和狀況。場景裡該出現哪些建築、交通工具、人或動物?這些東西為什麼會在這裏?從這個視角看過去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從另一個視角又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如果只是聽他說,你或許並不會感覺到什麼。但當你看他作畫時,你就會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最讓我震撼的是,他的故事甚至可以細緻到角色耳機上所擁有的螺絲數量。這些螺絲的數量甚至可以用來判定其設計理念跟它所屬的年代。他說:“多畫多練習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理解你畫的每一樣東西。當你理解了它之後,你就會更容易的去記住它,也更懂得怎麼去操縱它,讓他融入你的設計和你想要的模樣。”,他接著說:“Imaging things as if it was so real you could smell it”(這句翻譯起來沒那個feel,省略)

     我自己曾認為自己的作畫能力並不差。基本上只要有想要描繪的,花點時間總是能夠畫得出來。但現在回想,那僅僅只是個把所看到的印在紙上,粗略的拷貝技巧而已。而他則能夠把看過的整個“實物”,從裡到外的儲存在自己的腦海裡。

Don't draw what you see. Draw what you have seen --- KIM Jung Gi


     受到了他的影響,我發現我這幾天所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了。當我開始反思之後,才發現這好幾年來一直缺失的也許就是這種明察秋毫的“觀察”能力。人的視力其實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東西都是非常模糊的。由於大量信息的處理,大腦會自己過濾掉很多沒用的細節。而當你用最純粹的,就像小孩子那樣的心態去檢視這個世界時,反而會看得更多。

     那種感覺,就好似讓一個平日生活忙碌呼吸急湊的人,突然要靜下心來慢慢的一吐一吸,去觀察並感受空氣被吸入鼻孔後緩緩地透過氣管,滲透濕潤的肺葉,再由無數顆的紅血液傳輸到全身的時候一樣。當一個人毫無雜念的專注在細緻觀察時,就更能靜下心,得到精神上提升,也看到了平時都被忽略的人事物。

     所以這幾天我開始重拾初心去回顧身邊的事物。我甚至沒有注意到自己每天盯著的鬧鐘背後有這麼酷的鯊魚設計,也不知道Switch手柄上的繩索居然有這種五繩交錯的工藝。也開始去思考怎麼去製造這些物品、怎麼去簡化它讓它更有辨識度、怎麼像金大師那樣嘩嘩兩筆就爽脆的完工。我開始懷念起以前半夜不睡覺在書桌上作畫,只為了明天可以讓朋友讀我最新的漫畫。

     以我的情況而言,這樣的觀察能力甚至延伸到了其他方面上。我會去觀察萬物百態,會去觀察人情冷暖,會去觀察面部肢體的細緻變化,會去觀察每個文字的意義,然後會去思考它們背後的千絲萬縷。每思每新。只是過往的我隨著知識的增長和高效生活的需求,反而大量減少了這樣的腦部運動。

     又好比天上的星星一樣。我們就是自以為自己了解了星星,所以抬頭望天空時,除了“這是星星”或“今天的星星好美喔”之外,我們還能從這個浩翰宇宙中悟出什麼道理?而對宇宙一無所知的古人,卻可以通過觀星看透我們所不知道的天象。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就算沒有靠作畫吃飯,但也靠作畫充實過自己的童年、自己的人生。或許現在拿起手邊一紙筆,再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浩瀚宇宙,也永遠不會太遲哦。


《企業的三個階段》

前言:三個簡單的單字


     三個非常簡單、直接明瞭的英文單字:Dependent、Independent、Interdependent(依賴、獨立、共存),從十年前就一直烙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它們字源相近,並列起來卻又意義深遠,其理論甚至奠定了我這一生人一直不斷想到到達的理想境界。

     第一次聽到它們時,是在Prof Tal Ben-Shahar 所教的幸福課裏。那是一個關於“愛情與自尊”的講堂。他提到:自尊高的人往往都會比較幸福。而一個人的自尊則由他所定義的價值和能力形成。簡單的解釋可以引用他提出的“走路”作比喻:

每個人剛開始學走路時,都需要依賴椅子或者父母來學習站立和步行,這個階段就是“依賴階段”。 
但漸漸的,當我們放下依賴並自己步行起來時,就是所謂的“獨立階段”。不過在這個階段我們還是會意識到自己“正在走路”。
而最後,當我們達到一個“不用多想”的階段時,就是所謂的“無條件”、“自然”的階段了。
按以下圖表的話就會是這樣:

 

價值的判斷

能力的判斷

依賴性自尊

Dependent Self-Esteem

由他人決定。

當得到別人的讚賞時會感到快樂;反之則會感到沮喪。

行為會依照他人而決定。

通過與他人比較。

當發現自己比別人優越時會開心;反之亦然。

追求他人的認可。

獨立性自尊

Independent Self-Esteem

由自我的評價決定。

但不代表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只是最終會經由自我來判斷。

不與他人比較,多數與自我比較。

追求批評、自我進步。

共存性自尊

無條件自尊

Unconditional Self-Esteem

Interdependent Self-Esteem

純粹、自然產生的自尊。

甚至不能稱之為自尊。

不取決於他人、也不取決於自我。不會主動去參與評價。

 

自身的能力是以一種與他人共存的形式存在。

並非完全無視他人,而是不管是從自身或他人身上,都能得到滿足。

 

    它這裏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補充。第一:就和走路一樣,這些階段是循序漸進的;第二:人的天性就是喜歡比較,難免也會因為別人的讚美而感到開心,或因為別人的批評而感到沮喪。而事實上,大家的內心都存有依賴、獨立和自然三種不同的自尊,只是其比例因人而異而已。

     有興趣的請自行觀賞:



     說實話,我自己也還在不斷的學習,也不斷的在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認可和自我陶醉之間徘徊。就如Prof所說的一樣,這是人得花一輩子來學習的課程。
     
     不過最近突發奇想,無意間把這三個字跟“組織”和“企業”連結在一起,思後別有一番體會。

企業的三個階段


     這幾個月研究股票和市場時,發現許多公司都有一個通病:由於過度依賴於某種資源(暢銷品、客源、生產鏈、油價等),結果在疫情的打擊下無法生存而岌岌可危。所以說,想要測試一間公司或領域的好壞就得嘗試切斷它最重要的資源,就如想要測試一位潛水員的肺活量就得嘗試切斷他的氧氣供給一樣。顯然的,很多領域直到危機來臨才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鮮少為未來的不安作好準備。

     固然,大部分公司或企業在剛開始時,必須得依賴某種特定的產品或客源來謀利,好在同行競爭和差異化營銷裏佔據市場上的一席之地。不過,他們會把市場想像成一塊大餅,誰的能力大就搶得到多。可是這樣的公司或是組織如果要一直透過不斷於他人競爭,甚至打壓同行來贏取勝利的話,那這些企業絕大部分都沒辦法在這領域上長久不衰。但真正強大的公司不會參與競爭,他們會打破和製造新的標準,讓大餅變得更大。而其他“依賴型”的企業大多會因為只依賴這一塊“餅”,而導致無法走過“最初的五年”。

     在企業界裡,我們很容易分辨出“依賴型”和“獨立型”的企業,但我們要怎麼判斷一個企業已經可以像空氣一般與整個社會共存呢?一般上,在疫情下還能繼續保持穩健的企業不外有二,一托了疫情的福而成長的領域(衛生品、電商、外賣、娛樂、網絡等),二則是剛剛我所說的“像空氣一般的存在”了。

     第一類且不提,畢竟這樣的企業在疫情過後多無法按同等的速度繼續發展。而未來正在等待著我們的挑戰也還是個未知數。我們就只說第二種類別吧。其實要找這種類別,我們只要翻開一間間上市超過20年的公司報表,你就會發現這些企業都遵循個一個道理:多線發展、多線投資。而且幾乎每一間成熟的企業都逃不過這種多線的命運。

     假設當年Google都只做搜索引擎一件產品,而Facebook也只是做Facebook的話,那我相信這些產品很快就會被別人取代。而當Google開始涉及Gmail、Cloud、Youtube等不同領域,再讓這些產品之間互相“共存”之後,才奠定了他們如今霸主般的地位。也就是慢慢的變成了所謂“空氣一般的存在”了。

     不過,其實這不一定完全是一件好事。我覺得有時候反而會因為在“大母親”的庇護下,更是沒辦法擺脫“依賴”,沒fa成長。

越獨立就越能共存

     當一間公司要開發一個生意線的時候,往往會先去估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資源。比如說哪個資源可以循環再利用給這個新的生意線?能不能用光環效應拉上一把?或者能不能為自己固有的生意線上帶來更多的紅利?當一個新的生意線這樣思考時,往往就是最危險的時刻了。

     比如說Google好幾年前一直想在自家的基礎上推出想取代面子書的Orkut和Google+,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這個產品活在Google的陰霾中、或純粹只是想要打贏對手。要是拿掉Google的光環的話這些產品就沒辦法正面跟對家抗衡了吧。(再說我們已經把很多信息交給Google了,真不想連社交平台也一併送上。)

     但如果拿另一個產品YouTube來說:這個產品就算離開了Google也依舊能夠獨立起來。因為它本身已足夠優秀。就算別人沒在其他搜素引擎裡面找到YouTube,也會自己輸入網絡的連結到YouTube拜訪。(不過最近老是當機,得小心。)這就符合了Nathaniel Branden提到過得:
“The more independent you are, the more interdependent you can become.”
     這些都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指標。一件事物、一個團體、一個人要是能夠在失去其他依賴時依然獨立生存,而處在其他依賴之下更能互惠互利共同暴漲,就能夠說明它是確確實實的強大了。共勉之。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従心所欲、不踰矩。

後記:


最近一次跟別人聊到這個話題時,是跟大學的學弟妹們交流時提到的(42nd Pesta Tanglung UKM)。在疫情的“助力”下其實也間接的讓這個歷史悠久,但卻多年未見突破的大學活動帶來了新的轉機。同時也讓身在日本的自己也能夠遠程支持。

其實這個活動也是因為多年來固有的模式:公眾籌募、文化表演而和固有的商家、供應商、表演教育者產生了依賴和共存。而這樣的共存是不穩定的,因為拿走了三角的一邊,整幅圖就塌了。

放在企業經營的角度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