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科學

     我第一次接觸“幽默”這個生字時,是在青澀懵懂的年少時期,聽《黑色幽默》這首歌時。那是一首悲傷的情歌,跟“幽默”的原義構成了強烈反差。

     小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幽默”代表“搞笑”?我翻開了老綠詞典逐一搜索。“幽”所代表的是“深遠”、“隱蔽”和“沈靜”;而“默”所代表的“不說話”、“不出聲”。而這兩個跟“搞笑”毫無關聯的生字,加在一起後怎麼就變得“搞笑”了?

     我以為,“幽默”這詞肯定只是借鑒了英語“Humor”的發音而翻譯轉變過來的。但認真想想,翻譯者大可以用一些更愉快的字眼,比如說:“油沫”、“悠磨”、“遊墨”等等。再不然,就造字嘛。難道說,用兩個反差的字眼來代表“幽默”也是一種“幽默”嗎?

     可後來仔細考究之後,才漸漸體會這兩個選字的精妙之處。

     首先要了解“幽默”之前,必須得先了解人類“發笑”的機制。一般而言,“發笑”本身就是一種安定人類緊張情緒的行為。用最直接明瞭的例子就是被親友騷癢時會發笑一樣。

     “發笑“其實是有一個過程的。首先當人們的身體意識到意外的事情(突然被人觸碰身體)時,必會先反射性的訝異。但當發現“攻擊者”其實是一名好友時,則會突然放鬆起來,從而自然的“發笑”。(如果發現是一位陌生人的話,那應該會繼續驚訝吧。)

    所以,“發笑”的種種過程其實應該是相通的,無非就是來自於:意外之舉-->反應過來--->鬆一口氣。

     而“搞笑“的手法和理論也是眾說紛紜。有些人說:「一件好笑的事情來自於“威脅”和“安全”之間的平衡」;有人則說搞笑總是巧妙的利用人們的“認知”去引人發笑;也有人更精細的描述“誇張”、“誤導”、“揶揄”、“反諷”、“雙關”、“換位”等等的手法來陳述引人發笑的要素。

     我覺得都沒錯,而且其道理大致上也是跟發笑過程想通的。

     “誇張”大家自然十分熟悉。比方說卡通漫畫就會用許多誇張的跌倒方式來呈現。只要結果是“安全”、讓人可以“鬆一口氣”的,人們面對“誇張”就會覺得好笑。就像《衰仔樂園》裡看到經常意外被殺的小孩會覺得有趣那樣,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下一集會活蹦亂跳的復活回來。這與“威脅和安全”的理論也是相通的。我想這種誇張手法在歐美似乎更普遍。像當年幾乎每個聖誕節都會重播的《小鬼當家》一樣,就是利用許多誇張但不致命的手法來懲戒壞人,從而達到娛樂的效果。

     “換位”或“角色扮演”則是讓人站在不同的角色上看待同一樣事情。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很多男女角色互換身分、時代轉換的故事,比如像《你的名字》、《尋秦記》等,都少不了幽默風趣的要素。因為這些都是現實裡不可能的“意外之事”。當人們意識到其中的“差別”後,就會覺得好笑。我覺得這樣的題材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域尤其常見。或許東方人對於儒家的君臣父子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所以跳脫自己的角色才會頓時感覺豁然開朗。

     “雙關”則是活用許多文字上的技巧去製造笑料。這樣的“雙關語笑話”在日本更是明顯,大概是因為日語讀音比其他語言少,所以同音詞多了,則容易弄出“雙關語”。但如果用得不好反而會成為冷笑話。

     “反諷”則是用一些與事實明顯違和的點來讓人發笑。像故意說明顯的反話、自嘲等。像康納就是這方面的大師。比如說他在日本待了兩天卻說感到非常的寂寞,或者把情人節的愛心熊娃娃說成是心臟長在身體外面的怪物等。

     “揶揄”或“諷刺”的手法我則覺得比較粗糙,也比較常在綜藝節目裡面出現。比方說諷刺肥瘦、潔癖、性向、性別、膚色、美醜、高矮、智力等。雖然對某一群人來說可能很好笑,但對另一群人來說也可能會感到十分受傷。

     另外,日本的相聲就經常安排一個負責認真幹傻事的白痴(誇張)和另一個負責吐槽(諷刺)的角色。在日本漫畫和影視界裡面也會少不了安插一兩個“笨蛋”來製造娛樂效果。

     而最後一個我想提的就是“認知”與“誤導”。比如說在周星馳的電影裡就時常借鑑一些對知名電影的認知(像《James Bond》、《Terminator》之類的),來製造反差效果。或者用一些人們自以為理所當然的橋段來進行“誤導”,再反其道而行呈現“無釐頭”的片段。

     林林總總的技巧手段雖然讓人眼花撩亂,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實到頭來都是遵循著所謂的“情理之內,意料之外”來鋪墊。不過,即使一個人對“幽默”有多了解,他也不一定會變得好笑。因為搞笑本身就是一個難以駕馭的技巧。它需要高超的鋪墊、毫秒間的節奏掌控,已經精妙的語調和肢體變化。不過,當你研究每一個非常搞笑的藝人時,你就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當他們說出讓人發笑的話時,其實看起來都非常非常認真。而且越認真的搞笑藝人,越好笑。所以許多搞笑藝人的私生活其實都十分無聊且平靜,平常也不苟言笑。

     搞笑的人自己不會先發出笑聲。他們會非常認真的把安置好的意外情節呈現出來,然後不發聲響、靜靜的等待,讓觀眾自己發覺,從而發笑。

     這,難道不就是“幽”和“默”的精髓嗎?



其他來源:







社交網絡·為什麼讓人越來越討厭

     曾經,社交網絡是多麼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啊。

     完成了一天的作息,上完了課,做完了家務,輕輕鬆鬆的坐在電腦前刷新頁面,看看朋友圈裡的最新動態(八卦):誰誰誰最近過得好不好、健不健康;誰誰誰又跟誰開始拖了手、又跟誰突然分了手;偶爾找找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熬夜暢談。

     雖然,都是些沒有營養的事情。但因為都是自己在意的人,所以自然而然的會去關心。

     所以啊,社交網絡,曾經是個多麼好用的工具啊。

     但今非昔比,不知不覺間,它變質了。它變得讓人討厭、讓人覺得不快樂···

時間久了

     多年以前,當我們剛開始使用面子書時,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好友。隨手發一道評論,也會迎來好幾個朋友的熱烈議論。仿若就像是開了個小辯論會,好幾個人坐下來一邊喝著茶一邊互相發表意見,好不愉快。

     但漸漸的,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謹慎。發文少了,回文也少了。有時候就算發了文也不會有人在公開平台上回應,最多可能就只會私信你。久而久之,公開的平台就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了。

     我想是因為,在這個社交圈子裡,我們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從好友知己、親朋戚友,到上司同僚、點頭之交。不知不覺間,每一道發文都像是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表公告,每一句詞語都彷彿得通過自己腦袋裡的公關部門似的。自然,也越來越少人會想要去使用它了。

     現在很多人開始轉戰其他平台,比方說Instagram(我只知道這個)等。或許一開始時,他們又會找到當初那種好友間互動的愉悅。但我相信隨著時間久了,連結的人數多了之後,人們自然就會不經意的被迫接受很多不感興趣的資訊。最後的結果,還會是一樣的。

利益化平台

     先不提面子書開始在我們的頁面上置入廣告這件事。

     就算面子書不幹這事,我相信你圈子裡的好友們也都一直在幹。我想這網絡平台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從“社交平台”變成了“宣傳平台”。我認為宣傳生意等等的並不是件壞事。但如果宣傳得太過頻繁的話,肯定也會惹人討厭吧?

     打個比方,假如你有一群固定一起出去喝茶的朋友。雖然說喝茶聊天時難免會提到工作,但如果你其中一位朋友總是不間斷的說著自己的生意時,其他人自然就會漸漸的覺得厭煩,漸漸的想要遠離他,不是嗎?

     對於一些老是在宣傳保險、保健品、傳銷生意之類的“朋友”,我想,你可能也已經偷偷的拉黑他們了吧?

友情綁架

     比方說當你的一個好朋友開始了某一門生意時,他自然會希望得到朋友們的支持。其實作為朋友肯定會在精神上支持的,但並非無條件全神貫注的支持。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說“你不支持我就是你不夠朋友”,但我覺得朋友就不應該要有太多利益的衝突吧。否則的話那就不叫朋友,那叫生意夥伴。

     我曾經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傳過自己的作品,但其實從一開始就很是抗拒。再者,比如說當你的朋友“推廣了你的作品”,然後你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回報他並跟著“推廣他的作品”?就好比你剛開了一間餐館,身為朋友的自然就會來道賀和光顧。但你也不能期望他們每日每夜都來光顧你吧?而作為一個生意人,你也很清楚光靠朋友的光顧,這餐館肯定就做不久了。

     所以,我這些年來也都不幹這事了。

亦敵亦友

     說到這裏,其實我覺得朋友就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因為大部分我們認識的“朋友”,其實是存在一種“亦敵亦友”、“互相競爭”的關係。這其實並不一定是件壞事。我們都需要些能夠激勵自己讓自己成長的人。

     可是我們社交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放鬆、要發洩,不是嗎?但現在的朋友圈子漸漸的變成了各種生意往來、旅遊炫耀、家庭曬照、六塊肌爆。

     在外頭我們已經看了很多老是在告訴我們何謂“成功者”的廣告。這些廣告告訴我們要投資、要健身、要買個好房子、要旅遊、要買最新的手機才算是成功人士。我們已經看得夠多夠多了。

     回到社交平台,還得繼續看著其他人光鮮亮麗的一面,繼續細數著自己的低微和不足。對,每個人都需要一點激勵和壓力來成長,但同時每個人都需要一點放鬆和平靜。而這裡給人的壓力或許越來越多了,所以也讓人用得越來越不快樂。

平台年齡

     曾經有人說面子書都變成“老人的平台”了。我覺得這句話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當年面子書大火時,我們還是十來二十的毛頭小子,能在上頭發布的無非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八卦趣聞,每天都輕輕鬆鬆、無憂無慮。

     但隨著平台使用的人長大了,大家都漸漸變成了上班族、企業家,還有別人的爸媽。大家自然也會發表一些相對厚重的資訊:怎麼打拼、怎麼賺錢、怎麼健身、怎麼養子等等。沒有人是完美的,單身自由之士的會羨慕成家立業之人,成家立業之人也會羨慕單身自由之士。

     大家上的社交網絡越多,換來的其實只有更多的不滿和自卑。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在喧嘩的社會下,獨善其身。

技術變化

     從以前Friendster的“個人頁面型”、面子書的“共享平台型”,到Instagram等的“影片平台型”之技術變化來看,這就是一種必然的技術進程。人們肯定會要追求更多更新鮮的互動。

     未來,我相信當AR、VR、3D技術更為成熟普遍時,肯定會有些專門的“AR平台”社交網絡問世。到時候,人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平台去看看自己的朋友怎麼暢遊世界、怎麼去品味各國美食。

     這樣的日子一定會到來,然後大家又會粉粉的離開那個已經被污染了的平台,到另外一個天地去尋找曾經的社交愉悅,去看看自己在意的朋友們去了哪裏、遇見了什麼人、吃過了什麼美食。

     然後,再繼續重複同樣的循環。

結言

     我以前幾乎每天都會開好幾次社交網絡,去追蹤好友們的即時動態。但現在基本幾天不開也無所謂了。留著面子書無非也是為了方便找老友而已。曾經有一些朋友不斷的邀我去開一些新平台,但我都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因為我覺得真的沒必要了。

     其實說完這一大段話後,還真有一股空虛感。有時間有條件的話,還是直接把朋友約出來聊聊天更好吧。




人生的第三樓

      東京大學、東京工大、早稻田大學、京都大學、北海道大學、九州大學、名古屋大學...一本本厚重如辭典的歷年入學測試習題書,貼著各個重點大學的名稱,密密麻麻的排放在書店的第三樓。每本書都統一的印著單調的橘紅色,再用黑色的大字簡略概括,極其簡陋。讓人毫無翻開的興致。

     首先向不了解日本教育系統的人先簡略介紹一番。跟馬來西亞通過統一考試的成績來申請大學的制度不同;日本各個大學都會由各自的大學自行舉辦。所以每間大學的難度也不統一,出題方式、考核重點也不盡相同。甚至還有些會專門出醫科、齒科、理科、文科的不同考題。

     這些問題可以有多難呢?我就隨便舉個東大試題裡看起來算相對簡單的文科數學題好了:

     一個擁有r半徑的圓球體上,擁有A、B、C、D四個點。已知AB=3,BC=CD=AD=AC=BD=2,求r的長度。

     這樣的問題不但無法直接用已知的方程式去解,還得熟悉各個三角函數、球體、切面的定式,還得二次元三次元視角切換。當我們一些理科生還在為簡單套用方程式來辯證cos(90-x)=sinx,或為轉換Differential Equation而煩惱時,一道日本的文科數學題就已經可以勸退大部分人了。

     當然,這樣的考試制度不只侷限在大學。日本的學生要想考上環境好(或制服美)的初、高中,就必須得考各個不同學校的入學試。一間考不夠就考兩間,兩間考不夠就考三間,直到考上為止。雖然這樣的制度在各個國家都會有,但我感覺日本在這方面的普及度更高。

     而在日本甚至還有“一浪”、“二浪”的文化。說的就是高中生為了準備大學入學試而拼命學習多一兩年,在這一段時間自然就變成了無業的“浪人”了。為的,就是要考上名牌大學讓自己的前景更好一些。一般,只要拿出自己“考上東大”這個牌子,別人就自然會投出敬佩的眼光。許多日本人甚至還拿此噱頭來出書了。所以當一個日本人能夠通過種種困難考上名牌大學重點科系的時候,接下來的大學四年就算不特別用心上課也不會影響前程了。這不是我瞎說的,我還真遇過一些上了大學每天遊手好閒的。

     他們有的會刻意申請延畢去尋找人生方向。比如說日劇《非自然死亡》的實習醫生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方向所以才延畢一年去打工;有的也會延畢來打打散工賺點外快,為的就是拿賺來的錢去周遊列國看世界。所以大家在便利店看到的哥哥姊姊們,說不定都是名牌大學的優等生呢。

     而日本大學生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傳統”,那就是他們的“求職之道”。當我們還在“由你玩四年”如夢初醒,拖到最後一刻才趕緊把論文左抄右拷時;他們的第四年生涯就已經搭上了求職之道,到處發送手寫的求職簡歷(是手寫,不能拷貝!),到處參加面試。在日本曾經還有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如果你在大學第四年裡拿不到公司的“內定”的話,那就表示你這個學生“不行”了。(以前有個日本電影就在說他朋友因為拿不到內定而自殺。不過片名我忘了。)

     我記得自己大學剛畢業時還在煩惱人生去處,而我當時的一些朋友要嘛就出國度假打工,要嘛就開始工作。在我們各有各精彩的時候,有多少日本大學生在這個時候正被社會形式壓垮,默默的一個人走進富士山的樹海裡去?

     不過,時代不同了。因為年輕人遞減、經濟也大不如前,現實也似乎沒有如想像的那般恐怖。前一段日子我那大學畢業不到一年的同僚甚至還辭職跑去作Youtuber。還有上次跟我一起打工的大學生,也不知道他現在跑到世界的哪個角落去了?當時我們還經常一起暢談各種國家時事和政局。他說,他就想要去體驗並了解不同的國家,希望未來能夠當個政治家。或許我以後會在哪個海報上看到他呢。

     時代不同了。15年前的我可以茶飯不思的一整個下午對著數學題思考;但那天看到的那數學題時,我大腦想到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打開3D模擬軟體,再把剛剛的球體畫出來,就可以找到直徑r和該正方曲面的比例,再套入正方曲面的大小就能找到直徑r的值了。

     雖然不是說這些知識完全沒用。但我覺得學一些更切身、能應用的知識反而對學生更好。

     人到了某種年齡大概都會懷疑自己當初是怎麼熬過來的。要是人生再重打同一個關卡的話還真的挺累的。過了十年,我們學過但沒應用的知識應該都忘得七七八八了。雖然,我們“學習”和“忘記”的技能卻會一直幫助著我們。

     有人會說:考試成績就是一張門票讓你可以拿到一張好文憑,求得一份好工作。這就是現實。你必須得去服從。確實,我沒辦法反駁。因為我們現在看應徵者時,也會看他們上過哪間大學學過什麼科系。

     但或許有一天,如果考試變得像遊戲闖關,更像一個有難度充滿挑戰的馬里奧關卡。什麼地方該跳什麼地方該停,哪個地方有迷藏寶藏哪個地方有怪會跳出來,只要熟練起來的話自然得心應手。那考試也變得不那麼枯燥乏味了。

     而學習如果能狗變得更注重實踐和知識背後的意義,人們能夠更加無界限的去接觸自己嚮往領域裡的高手時,大學就不再會是鍛鍊人才的唯一途徑,成績也不再會是區分人們高低的指標,你的熱誠才是。


小孩子不懂啦

     小時候,當我們問了一些較成人的問題。比方說:「為什麼男人跟女人在一起就可以生小孩」、「為什麼我們可以看男生的胸部但不能看女生的胸部」、「為什麼有些男生會喜歡男生」時,大人往往就單純的一句:「哎呀,等你長大後你就懂了」來回應。

     久而久之,也聽得煩了。連問題也懶得問了。

     雖然當時身為不到十歲的小孩,但還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突然這樣被「年齡歧視」,莫名就有種羞辱感。

     只不過就問個問題而已,自己的理解能力怎麼就突然被無情的否定了?


     慢慢的,到了稍微比較懂事的年齡之後,就會發現:「怎麼還有那麼多年齡限制的事情?」

     為什麼18歲之前不能喝酒?不能駕車?不能看色情片?為什麼21歲之前不能進賭場?不能參加選舉?為什麼看《鐵達尼號》的時候,就“畫畫”那一幕不讓我看?


     但多年之後,當自己站在三十來歲的視角回顧時,偶爾會想起:要是小孩子也這樣問我的話,我該怎麼回答?

     前幾天,同事剛好提起《鐵達尼號》那一幕。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家跟爸媽看戲時,影片突然被暫停,然後強迫我先躲到其他房間裡,等“那片段”播完了後才被叫出來继续看戲的回憶。有時候,就算只是些熱吻的画面都不讓我看。

     老實說,要是那時候讓我看了又會怎麼樣嗎?

     我以前覺得,其實真的没怎麼樣。

     因為我老早就趁家人不在時偷偷看了一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電影很長,有三片CD。我快播了好久才終於找到那一幕。但其實看到最後時還是有看沒懂。

     既然沒怎麼樣,那以後我也可以直接給孩子看唄?

     不過後來想想,就算沒辦法完全“阻止”小孩子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表面上確實還是需要被“阻止”的。

     因為當大人“阻止”的時候,小孩子才會先有“這種事情不能隨便亂做”的觀念留在核心。這個觀念也可以說是“道德觀”吧?當有了這個觀念核心在內時,就算以後做了也會有個底線。如果大人表面上“不阻止”的話,小孩子則會覺得“這種事情隨便做無所謂”的觀念。說不定以後就會做出什麼過火的事情來。從現代許多未成年生子、年少犯罪率提升的跡象看來,是不是因為父母沒有好好的讓孩子去“犯錯”然後再去“糾正”呢?

     小孩和父母大概就是這種“犯錯者”和“糾正者”的關係吧?小孩擁有無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所以他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嘗試,會亂爬亂跳。作為父母的如果過於保護,則沒辦法讓孩子在“犯錯”時“糾正”他。久而久之他們也不會分辨到底什麼事是對什麼事是錯了。

     我想我以後絕對無法忍受自己用一句「小孩子不懂啦」來敷衍孩子。

     或許,我會反問孩子:「那你覺得是什麼導致男人和女人生小孩的呢?」

     或許,我還會帶他去觀察動物怎麼生小孩,來一點一滴慢慢解釋。

     或許,與其把他趕入房間,我會跟他一起跳過那片段,並跟他解釋為什麼我會這麼做。

     或許...

















    或許個屁!!!
    等你先有了女朋友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