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生活

下手寫一篇文章之前,
我問問我自己,今天要繼續探討某個課題呢,
還是隨心所欲的,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每靈機一動,想到某種概念時,我都會用手機把要點都記下來。
理想中,回家後的狀況固然是:
把要點們一一串連起來,順理而編的撰成文章。

可往往,回到家,再望一眼要點時,
手中的筆總是懸空好久好久。

幾乎每一次都一樣。

於是我又得花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去冥想,去回憶當時的情景、當時的感受. . .
盡力甩開偶爾的不專注、上廁所、喝水、粘床、社交網、奇葩聞等等等。
最後,新的感受總算隨之而來,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和舊有的感受相融合,
最後化成了另一篇文章。


靈感就是這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靈感是什麼?

我有時會覺得,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一個極巨型卻又無形的隨機生成器(Random Generator)。

世界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其實都在暗地裡推動著這架機器,從而產生事件快照(snapshot),再被生物的感官所接收。

而往往有一小部分的人,又會再利用他們的意識,與取得的快照,無意的向量乘積(cross product)。
最後,在千錘百煉之下,產生了一股暖流,化作一絲微笑,悄悄的浮現在他們的嘴角。


這股暖流,我管它叫靈感。


靈感,在紀律與機率間遊走。



靈感總是附帶條件的隨機出現,
所以紀律也很重要。

它有時候就像一盒用意識製造出來的寶箱。
箱上面有一把鎖頭,而你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鑰匙找出來。

只要你心裡面一直掛著這盒寶箱,
有一天,那把鑰匙依舊會出現;

反之有一天你放棄了,把寶箱放下。
自然,再找到鑰匙,也於你無用了。

其實,一把鎖頭,用不同的鑰匙開啟,都能有不同的寶物。
因為它,就是這樣的一種潛意識產物。
就像是一個無敵的黑洞,你一直往裡面拋東西,
有一天,它會吐出一些什麼出來。
(Hawking radiation)

(所以我堅持繼續探討這個課題,或許是對的。
雖然又快要逾期了的說 . . . 哈哈哈)


我們需要靈感嗎?


靈感,不局限於職業。

隨手沾來一個例子:當你還是小孩子時,大人給你一張紙、一箱Lego、或者一堆粘土時,

你會做什麼?
為什麼你會去做?
你的動力又源自哪裡?

你現在不會覺得這些東西“好玩”,是因為你不知道你要拿它們來玩“什麼”。
你的大腦已經停止為這些東西運作了。

生活也是一樣。

我們往往不知道,我們需要更多的靈感去推動生活。
當你發現時,你就會覺得,生活可以很“好玩”。


靈感,就是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這篇文章沒有那麼霸氣要去教導別人怎麼獲得靈感。

我,只是想寫一篇,感受靈感的文章,
僅此,而已。

《完》

=======================================
《後記》
=======================================

《獵人》的故事情節裡,
一些沒有鍛煉過“氣”的藝術家中,
由於非常專注的製造他們的藝術品,
最後會無意識的使用“纏”,把微弱的“氣”留在作品上面。

後人通過“凝”專注的觀察藝術品時,
最後會發現到這微弱的“氣”。


這樣的情節詮釋,我覺得既微妙又體貼。


當你非常專注的在進行一些活動時,

若干年後,即使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你的“靈魂”或“氣”,你的“精神”,依然還留著。

後人只要用心去體會,必定能感受到。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